在2017年6月,《看見台灣》導演齊柏林的長子齊廷洹在法會上致詞,至始至終都相當堅強,說的是「如果神會做最好的安排,那麼,讓你成為影片拍攝費用一具焦屍,就是祂的安排嗎?」事隔一年,莊子教會他相信,神實現父親的夢想了,讓大家看見台灣的夢想。
從中文系畢業的齊台中影片拍攝廷洹,現於高中擔任國文教師。他以一襲淡藍色襯衫與長褲前來,神態輕鬆自若。他在大學時會看一些奧黛麗赫本時代的老電影,這些電影的劇情相當吸引他。他們全家會一影片拍攝工作室起看《星際大戰》,客廳收藏許多樂高玩具。
初學者很多在投入影片拍攝就會想要購買滑軌,但常常犯一個錯誤就是以為越長就一定越好用,認為可以滑的距離比較長,同型的滑軌,長度越長通常越貴,所以手頭上有預算,自然會想一次”攻頂”。但滑軌的”攻頂”絕非”買最長的”。你的滑軌主要是什麼狀況下要用的? 試想:買了一支120公分的滑軌,而平時都在小攝影棚拍攝3C產品,滑個50公分就綽綽有餘了,那多出來的70公分,除了穿鏡、佔空間、腳架得更大…以外,似乎沒有其他效益。比如拍攝一個室內空間,就算只有30公分滑軌,你只要搭配廣角或魚眼鏡頭,或是前景帶個盆栽綠葉、或是從牆面滑入(wipe in)……等以上做法,30公分一樣可以拍得嚇嚇叫,這也是為什麼微距滑軌如此受歡迎,因為關鍵的不是長度,而是技巧。如果平常拍攝場合都是紀錄片,需要高效率移動的狀況下,強烈建議最長80公分就好。當然長度越高,可以發揮的效果越多,比如dolly in/out時,長距離就會非常實用、多了些緩衝距離,所以距離重不重要? 先瞭解滑軌特性和自己用途最重要。
雖起初對父親相當不諒解,但他現在認為,「對父親來說,能夠在他喜歡(做)的事情時離開人世,也許是一種浪漫吧。」同為男人的齊廷洹,在此時體會齊柏林這個男人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