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韓線上求職門戶群益期貨開戶網站Saramin今天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,每10家南韓企業中,有6家沒有向員工發放年終獎金的計劃。
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,Saramin最近對503家企業進行相關調查,受訪企業中有188家(37.4%)有發放年終獎金的計劃,其餘315家(62.6%)無此計劃。
沒有發放年終獎金計海外期貨手續費劃的理由依次是:因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(40.6%,可多選)、公司沒有定期發獎金的規定(37.5%)、今年沒有完成業務目標(29.5%)、年終獎金已發(8.9%)。
有發放計劃的企業,每名職員的平均獎金為190萬韓元(約合新台幣5.19萬元),80-100萬韓元佔15.4%,200-220萬韓元佔11.2%,40萬韓元以下佔10.6%,100-120萬韓元佔8.5%,40-60萬韓元以下佔7.4%。
從企業類型來看,大企業人均年終獎金達273萬韓元(約合新台幣7.45萬元),中型骨幹企業和中小企業分別為247萬韓元(約合新台幣6.74萬元)和176萬韓元(約合新台幣4.80萬元)。
期貨從實質內涵來說,其實就是一個資金聚集體,眾人在期貨開戶後投資資金後,依照個人所簽訂的合約內容(下單成交那一刻就算是簽了合約)來決定某時刻所能取回的資金。雖然期貨是一種零和遊戲,但穩賺不賠的仍是抽頭的莊家(莊家不論輸贏都能抽頭拿錢)。為何大家預期的情況確實發生了,期指反而朝反方向進行?這就關係到預期心理,假如大家都預期小麥收成會不好,因此在小麥收成前就不斷的推高小麥期貨價格,那麼當小麥收成情況真如預期一樣時,小麥期貨價格卻反而往下掉。為何會如此?因為小麥收成差的價格早已反應在期貨價格上,當未來收成情況不會更差時,那小麥期貨價格當然反而會往上漲。欠收與豐收的價格本來就是天差地遠,當價格已完全反應欠收的狀況,而實際卻反而出現豐收的情況時,期貨價格必定急速地往另一個方向修正,直到完全反應為止。
台灣中科生物技研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