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乳癌成長速度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,且發生率亦大幅高於女性其他癌症,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
賴基銘醫師指出,以乳癌發生的年齡層來看,女性40歲就開始拉警報,每將近4位乳癌病人中,就有一位發生在40~49歲,近六成的乳癌,發生在40~59歲的中年女性。

逾9成乳癌患者非遺傳 這5招可預防

母親節前夕,賴基銘醫師提醒全天下的媽媽,不要以為沒有乳癌家族史就可以高枕無憂,事實上,超過90%的婦女得到乳癌並不是因為遺傳。乳癌發生率攀升快速,與飲食型態西化、缺乏運動、肥胖、太晚生育,甚至是環境荷爾蒙的影響都有相關,因此,預防乳癌絕對要做到5招:規律運動、體重控制、蔬果彩虹579、勿晚生育、定期篩檢。

早期發現治療 治癒率相當高

5招裡面的定期篩檢尤其重要,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,提早發現及早治療,其治癒率非常高牙週治療。根據統計顯示, 0期及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,分別高達97.5%及95.5%,如果在第2期發現,其存活率也達到89.4%,若至第4期才發現,則5年存活率僅為27.8%,因此定期篩檢非常重要。

牙周病與蛀牙兩者常常是同時存在的,而在好發族群方面,兩者也有年紀上的差別,牙周治療是很重要的議題。一般來說,蛀牙問題好發在小朋友、青少年身上,尤其是愛吃糖果又不愛刷牙的孩子,老人則會有較多牙根齲齒;至於大人則比較容易罹患牙周病,幾乎9成以上的成人,都有牙周病的困擾,導致刷牙的時候會流血,平常也容易牙齦腫脹。牙周病的菌種以放線桿菌、牙齦紫質單孢菌等革蘭氏陰性厭氧菌為主,形成的原因是當口腔沒有清潔乾淨時,牙菌斑附著在靠近牙齦的牙齒上,通常只要附著2到3天,就會形成牙菌斑及之後會產生牙結石。牙菌斑與牙結石如果停留越久,上述的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就會在牙菌斑上孳生,進而侵襲牙齒與牙齦,最後造成發炎,也就是所謂的牙齦炎;再繼續下去,細菌從牙齦邊緣再往下發展,就會導致較深的牙周囊袋,就是牙周病。可別以為牙周病沒什麼,它可是成人掉牙的元凶,尤其是老年人,很多都是因為牙齦萎縮、牙根外露,齒槽骨遭到破壞,進而造成牙齒鬆動而掉牙,擾人的口臭問題也可能如影隨行。

45歲牙周病以上兩年牙齦美容一次免費檢查

對於乳癌防治,政府提供45歲以上婦女,每兩年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,若有二等親家族史之女性,則可提前到40歲就開始篩檢,婦女可善用政府免費乳癌篩檢的良策,維護自己的健康。賴基銘醫師並表示,健走是一個很好的運動來增加心肺功能、活化身體細胞,不要讓身體囤積脂肪;另外,攝食方面還要多採取高纖、低脂、多蔬果飲食,尤其成年女性每天應攝食到7份的蔬果,並且要多種顏色、多樣化的攝取,再加上定期進行乳癌篩檢,及早發現,儘早治療,才能活出美麗人生。

%%頁尾001A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r7phaltk 的頭像
    ur7phaltk

    ur7phaltk的部落格

    ur7phal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